[關注文化遺產]客家山歌傳千載
摘要: 隨著客家先民的南遷,中原文化在向南擴散中,像大河不斷納入支流一樣,沿途吸納著江淮文化、吳越文化乃至土著文化。從唐到宋,詩歌從貴族走向大眾,逐步形成了穩(wěn)定的體裁。而這時正是客家民系集聚的重要時期,自然也是客家山歌藝術特色集中孕育時期。客家先
國家旅游地理 河南開封6月17日訊(記者 李晨翀) 客家山歌,被稱為有《詩經》遺風的天籟之音,自唐代始,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。“家鄉(xiāng)有條風雨橋,拱橋彎彎架村口;橋頭有個避雨亭,妹在亭邊望郎歸……”,從梅江橋邊的風雨亭里傳出的客家山歌,悠揚動聽,吸引了不少步行者駐足聆聽。在享有山歌之鄉(xiāng)美譽的廣東梅州,其客家山歌廣受群眾喜愛,并廣為傳唱。
6月7日,萬里尋蹤客家路汴梁晚報特別報道組一行來到梅縣松口古鎮(zhèn),尋找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客家山歌。
不必翻山越嶺到叢林深處祈求巧合機緣,更不必花百八十元專門去聽表演專場,就在梅江邊上,幾個老人隨便一聚,唱了千年的調子,夜復一夜地響起。
夕陽晚照,遠山漸漸隱沒于暮色中,梅江岸邊悠揚的歌聲撥開了寧靜的夜空,梅州山歌攜古老歷史,獨對此時的澄澈月亮。
秦末戰(zhàn)亂,一些中原人初次南遷入粵東北,這是當?shù)剌^早的移民。研究者認為,客家山歌脫胎于《詩經》中的“十五國風”?!对娊洝分饕从车氖侵性幕?ldquo;十五國風”多用“賦、比、興”三體,還有些用“重章疊句”。梅州客家山歌的藝術風格與此十分相近,晚清嘉應詩人黃遵憲在輯錄梅州客家山歌時就注意到了這一點。
隨著客家先民的南遷,中原文化在向南擴散中,像大河不斷納入支流一樣,沿途吸納著江淮文化、吳越文化乃至土著文化。從唐到宋,詩歌從貴族走向大眾,逐步形成了穩(wěn)定的體裁。而這時正是客家民系集聚的重要時期,自然也是客家山歌藝術特色集中孕育時期??图蚁让裨谶w徙途中,途經江南,與吳音有充分的接觸時間。一曲吳歌“今日山歌唱開場,好似初開錦繡箱,提一緞來好一緞,壽星軸子畫頭長”與梅州客家山歌“山歌緊唱緊有來,唱到人人心開花,山歌好比涼井水,井桶緊打緊有來”的意境、內蘊何等相近。至元明期間,隨著梅州客家居民的漸次遷入,中原文化與土著居民在文化之間互相借用,互相滲透。如果說,中原文化成就了梅州客家山歌的骨架,那么土著文化的融入則填充了其肉體,使梅州客家山歌豐滿起來。時至清代,摻雜了商業(yè)文化影響的“吳歌”與類似“舊吳歌”的客家山歌在韻味上越走越遠,客家山歌保存了自己的風格,走上了真正獨立發(fā)展之路。
松口鎮(zhèn)有名的山歌傳承大師盧月英驕傲地告訴記者,千百年來,梅州山歌形成了約100多種唱腔、200多種民間小調,主要分為松口山歌、梅縣山歌、興寧羅崗山歌、蕉嶺長潭山歌、大埔西河山歌等。在諸多唱腔中,梅縣松口山歌流傳最廣、最具代表性、地位最高,素有“自古山歌松口出(“松”在客家方言中與“從”同音),哪有山歌船載來”之譽。在松口、在梅州,民間歌手劉三妹的美麗傳說,堪比廣西“劉三姐”。
今年72歲的盧月英介紹說,在她的記憶中,老一代客家人愛唱歌,確實到了“一日三餐歌送飯”的地步,人們上山打柴,下地犁田,談情說愛,甚至開會發(fā)言,都用山歌。如今,為了振興這一古老的山歌藝術,松口鎮(zhèn)眾多愛唱山歌的老年人自發(fā)組織起來成立了松口山歌協(xié)會,他們每天都安排固定的時間練習山歌、排練歌舞,并經常受邀參加各式各樣的演出,傳承山歌文化。他們還開辦了少年山歌培訓班,把客家山歌唱到了校園里,還親自下鄉(xiāng)到中小學義務教唱原汁原味的松口山歌。除了民間組織,近年來,該地政府部門和專業(yè)的山歌劇團十分重視對客家山歌的挖掘與保護、傳承與創(chuàng)新,他們精心打造的《客家意象》、《桃花雨》等大型客家山歌劇、歌舞劇在保留山歌原生態(tài)韻味的基礎上,適當融入現(xiàn)代流行元素,使得古老的客家山歌涅槃再生,煥發(fā)出蓬勃的生命力。
聽了盧月英的介紹,記者感慨萬千??图遥粋€經歷了浩大兵燹、長途遷徙,最后安居于遠山的漢族民系,用質樸無華但感人至深的山歌,倔強地延續(xù)著本族群的記憶。客家人用這種以歌謠傳情達意、傳承文明的方式,把根深植于客家文化最牢固的底層,千百年來,雖歷經風雨剝蝕,仍傳承有序、面目清晰。/ 汴梁晚報
網(wǎng)友評論